活动信息:
有人说,生活比小说更精彩,于是就不去读小说了。
有人说,生活无聊,于是就去读小说,给无趣的日常添加点佐料。
在小白的《封锁》里,主人公鲍天啸是一个小说家,他用故事杀人,用故事救人。那部小说性命攸关。
今天我们还要读小说吗?那些读过的小说都去了哪里?小说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?是生活影响小说,还是小说改变生活?
请和我们一起听听小白和黄昱宁漫谈“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小说:封锁与突围”,一起读读小白的新书《封锁》。
活动基本信息:
主题: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小说:封锁与突围
时间:2017年5月20日(周六) 14:00-16:00
地点:上海图书馆三楼音乐欣赏室(高安路入口)
嘉宾:小白(作家)
黄昱宁(作家、译者、外国文学资深编辑)
福利:《封锁》现场签售
主讲人:
小白,上海作家,作品构思精巧、笔力独到,常见刊于《收获》《上海文学》《万象》《书城》《读书》等多家报刊,中篇小说《特工徐向璧》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,长篇小说《租界》被译为英语、法语、德语、意大利语、荷兰语,备受出版界瞩目,著有随笔集《好色的哈姆雷特》《表演与偷窥》。他被戏称为“又黑帮又公寓”“有一种令人羞愤的人性鉴赏家气质”的作家。
黄昱宁,生于七零年代,做了二十年外国文学编辑,翻译过F.S.菲茨杰拉德、亨利·詹姆斯、阿加莎·克里斯蒂、伊恩·麦克尤恩等多位作家,最新身份是“小说新人”,自小热爱编故事的冲动终于因此而得到释放。曾出版作品集《一个人的城堡》《梦见舒伯特的狗》《阴性阅读,阳性写作》《变形记》《女人一思考,上帝也疯狂》,个人第一本小说集正在酝酿中。
图书介绍:
孤岛时期的上海,汉奸头目在寓所的爆炸中身亡。为追捕刺客,日军封锁了公寓,展开一场封闭式的恐怖调查,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住客。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为了自救,将笔下的神秘女人作为诱饵一步步让日军信以为真,完成致命一击。
小白的故事充满悬念与反转,重建了一个有别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。本书同时收录荣膺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的中篇小说《特工徐向璧》,带人走进一场双胞胎兄弟“交换人生”的迷局。
名家推荐:
《封锁》是一个透风的故事。写得很节制,不从故事走远,不卖弄,编造得引人入胜,又动人恻隐之心。叙事节奏舒缓,又有种内在的紧张感,一切引而不发,直到最终,结局出人意料,精彩。 ——陈村
《特工徐向璧》近乎电影般的动作性、推进速度、巧妙的隐喻、极好的预感都是这部小说的鲜明特点,我更感兴趣的是,你似乎喜欢给自己制造难题,把自己逼入绝境。在看到《特工徐向璧》结局之前,我想不出作者该怎么从自设的圈套里突围出去。 ——黄昱宁
小说中出场的任一元素无不与读者阅读期待中的“历史真实”丝丝入扣,但小白又是以文学的力量在自由搭造一个舞台,且融入其对政治与人性的体悟,全篇读来引人入胜,这是“智性写作”的典范。 ——金理
作者并没有“沉迷”于玩弄文学技巧,对于人性的揭示一样深刻,结尾处“那些人后来都受了勋,升了官”可以比肩《包法利夫人》的结尾“他(奥梅)新近膺获了十字勋章”。——何平
扎实的历史细节,严密的思维逻辑,迥异于时下诸多胡编乱造的小说,在文坛一片“现实比虚构更有力量”的叫嚣中,重现虚构的力量和小说家的智识尊严。 ——张定浩